NEWS / 新闻中心
北京:优待服务不断升级,老人养老底气更足

此外,北京建立全市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失能老年人办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安排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发放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的依据。老年人可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提出评估申请,按照实际居住地选择评估机构。

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助力老年人异地养老

刘明(化名)和老伴儿生活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已有两年。刘明表示,刚开始选择养老地点的时候,老两口和子女将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基本看了个遍,依然无法下定决心选择哪家。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们到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看望老朋友,被养护中心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所吸引,最后全家人一致决定,老两口就在这里养老。

“来之前很担心医疗这一块儿,后来发现是我们多虑了,在这里养老与在北京养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儿女有时间也会带着孙子孙女来看我们,我们在这里养老很舒心。”刘明表示十分满意现在的养老生活。

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地共同研究制订规划方案,梳理现有政策和拟制政策,科学规划布局,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照顾政策的统一,推动相关政策三地打通,推动一批养老项目落地,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好、更快地惠及区域老年人。截至2019年底,已有80多家天津和河北的养老院成为京津冀联盟养老院,超过4000名北京老人在位于津冀两地的燕达、大爱书院、福源等养老机构安家。

北京市还拓展深化“政策跟着老人走”“补贴随着机构转”的扶持方向,将北京市养老机构能够享受的扶持政策给予协作地区,支持养老项目更好更快地向首都以外延伸布局。加大对北三县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收住京籍老年人的床位补贴标准,协调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为北三县养老机构对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解决老年人最关注和最担心的医疗问题。区分自理、失能、失智老年人,对收住京籍老年人的津冀养老机构按照每床每月分别给予100元、600元、700元的标准补贴,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每人每月增加5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