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诚信托
作者:崔继培
热点研究
从信托目的看养老信托业务分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助力养老民生也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养老信托也成为近年来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市场已对养老信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对部分业务实践也有所总结。本文拟从信托目的角度分析养老信托业务分类及相应的资源和能力要求,为行业在养老金融领域寻找业务机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以养老金保值增值为主要信托目的的养老信托:养老目标信托
以养老金保值增值为主要信托目的的养老信托,可称之为养老目标信托,我们可将其归类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一类养老理财产品。
目前,养老理财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金融机构有了一定的布局。养老理财产品主要包括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保险产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等。根据《2020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已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各类养老理财产品,例如中银理财推出的“长三角养老·中银策略——稳富”定期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招银理财推出的“招睿颐养五年封闭1号”、交银理财推出的稳享养老3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光大理财的阳光金颐享养老主题产品,以及中邮理财的“养老”、“抗通胀”主题系列产品等三年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等。年金险产品是人身保险的一种,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51亿元,但在人身保险保费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养老目标基金自2018年正式推出,近两年发展也较快。截至2020年末,全市场养老FOF基金合计规模已达到500多亿,其中中欧预见养老2035、华夏养老2045、交银施罗德安享稳健养老等多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表现稳健优异,例如华夏养老FOF产品截至2020年末年化收益均超过15%,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5三年持有期甚至超过了30%。
作为养老理财的一种,借鉴管理长期资金的家族信托业务经验,近年来管理长期资金的信托产品能够实现约6%左右的收益,相较于其他养老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收益更为均衡的优势。根据委托人类型的不同,养老目标信托既可以承接机构资金,也可以承接个人资金,既可以作为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资产配置方向,也可以灵活设计为普惠型个人养老目标信托产品,具体业务可以是养老金信托、类养老金信托、个人养老目标信托等形式。
养老目标信托对信托公司的业务资源和能力基础要求主要表现在业务资格和长期资金管理能力等方面。一是年金信托形式的养老目标信托业务要求信托公司具备投资管理人资格,但是目前尚未有信托公司取得该业务资格。二是承接其他机构和个人养老金的养老目标信托则要求信托公司具备长期资金管理、实现受托资金长期稳定增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