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监管层10天内2次发声鼓励养老金入市 今年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入市成重头戏

“壮大个人养老金市场,将是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补充甚至是补位。”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属于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空间很大。个人养老金的入市,一方面是养老金作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天然要求,它可以扩充投资渠道、增加中长期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可以作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可以起到在中长期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陶金表示,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投资管理实力,代表了相对稳健、长期的投资风格,更与养老金的收益要求和风险偏好相对契合,适合承接这些大规模资金。

陈雳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国内的重要社会保障基础,也要发挥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公募基金作为市场投资的手段方向之一,可以协助实现养老金的保值目标。

谈及推动优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举措,陶金认为,当前个人商业养老金试点包括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其中,养老目标基金试点不断扩大,运行平稳,已发行的产品收益都为正,但也发现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并不受市场所广泛欢迎。鉴于良好的发展趋势以及日益扩大的需求,在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主体资格、产品类型等方面,都可以在试点基础上合理补充,以解决部分产品不受市场欢迎等问题。当然由于养老金的安全性质,对发行主体和产品投资策略的宏观、微观上的监管把控必须比其他产品更加严格。

那么,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将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陶金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长线资金进入股市,有利于增加股市流动性,推广市场价值投资理念,长期来看对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稳健发展有利。短期看,公募基金吸收这些资金应该会有序进行,增量资金进入市场不会一蹴而就。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