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疫情给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带来启示

疫情给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带来启示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执行研究员王桥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赵姗)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各个行业都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按照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意见,养老服务业在边运营边防控的节奏下,实行封闭式管理以及分类施策精准防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执行研究员王桥认为,为能有效地缓解目前疫情期间乃至今后养老服务业“缺人”的困境,亟待解决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问题。
  
  养老护理员陷入“复工荒”困境
  
  中国经济时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影响如何?怎样应对?
  
  王桥:目前,因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的可能性、复工后防再扩散和传播、疫情持续时间超出预期等原因,导致复工延迟等情况。养老服务业也不例外,养老护理员陷入“复工荒”的困境。从武汉十多家养老机构紧急“求援”招聘清单上看到,养老机构医师、护士、护理员紧缺,且缺口数量大。由于多数一线护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被阻隔在外地,不能按时返岗,防疫时期这些养老机构的核心管理层全部进入一线处理各种事务,每天工作量加倍,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而且,由于复工返岗人员需要短期隔离观察而加大人工成本,目前招人难已经不止湖北武汉,波及到全国。原本养老服务业就“招人难”,疫情从春节延伸至复工期,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返岗率远远达不到实际用工需求。通过这次突发疫情,我们应该反思,为能有效地缓解目前乃至今后养老服务业时刻“缺人”的困境,亟待解决的还是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问题。
  
  面对疫情,一是依法防控、依法管控,面对疫情临危不乱。二是在线开设老年护理知识教学课堂,面向社会普及技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是提高坚持在岗养老服务业护理人员的补助,给予奖励。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四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提供的信息平台,增加物联化、互联化的养老服务。开发适老人工智能辅具,比如为隔离区域送餐的机器人、定位呼叫IPS系统、心理疏导AR机器宠物等。五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开启人才储备工作,建立一支拥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志愿者队伍,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高质量养老服务的内涵
  
  中国经济时报:养老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几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您看来,新时代高质量养老服务的内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