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大城市养老的“上海方案”

  经过不断尝试,上海整合养老资源,在街镇建立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它是集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卫生站等在内的“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并辐射社区里所有老人,形成了“15分钟服务圈”。
  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上海这几年在加大对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和公益组织的参与。记者查阅上海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平台发现,政府用市级福彩公益金资助的扶老类项目有:健康干预、心理关怀、老年人普法维权、结对关爱等服务项目,政府还明确了项目人员服务经费的基本指导价。
  近年来,一系列配套政策在上海逐步完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贷款机制;对连锁经营数2家以上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品牌发展、做大规模……
  目前,全市已有703家养老院、127家社区长者照护之家、56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00多家社区居家服务组织。福苑、爱照护、福寿康……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品牌机构逐渐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主力军,并发挥着溢出效应。
  去年上海推出了“养老顾问”制度,免费为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咨询。市民政局还与上海电台合作推出“空中养老顾问”,请各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做客”现场,通过电波为民众答疑解惑。
  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养老、康复及医疗博览会”“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老年福祉产品设计大赛”期间,咨询顾问、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医疗护理、养老运营服务等各环节的服务商,自发组成“上海养老先锋”微信群,相互切磋、交流,力求与老人需求精准对接。
  “睦邻+互助”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
  “从全市层面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无论是设施建设还是服务提供,较中心城区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短板。”朱勤皓说。2017年下半年起,市民政局联手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系统性调研,去年6月出台《上海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美好生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聚焦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推进上海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位于松江区、占地1600平方米的“幸福老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