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6个00后写的养老提案上了全国两会

  同学们的做法与专家同步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庞大的社会需求相比,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大人代表李楠楠就曾建议,养老服务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在一次次受挫中走进社会“大课堂”

  这群00后是在一次一次的受挫中,走进社会“大课堂”的。

  去年4月,他们开始如火如荼地准备北京市“模拟政协”比赛。起初,他们以为走出校园对陌生人进行采访并不难。结果,不少人以“正在吃饭”“有工作要忙”等理由当场拒绝,“当时心里挺无助的。”郭嘉琪说,后来,当一个商品推销员接受了他们的采访,还推荐了其他的采访对象时,她别提多激动了!

  除了与陌生人访谈,6个孩子还去了养老院、技能培训中心,到了民政局,面对面向工作人员了解:“为什么没人愿意做养老服务?养老护工有多匮乏?我们能做什么?”

  在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慢慢成长。

  在他们的眼中,最难的环节是比赛时的界别讨论。

  “模拟政协”活动需要参赛队从上百件其他高中生的提案中查找漏洞,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接受其他队的质疑,给予回应。

  “我们要通过快速阅读,弄清楚别人调研的内容,再找出提案中细微的问题或漏洞,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看问题的批判能力。”郭嘉琪还记得,最累的时候小组6个成员在一个晚上“刷了上百道题目”。

  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极大的挑战。何奕萱记得,在一个比赛环节中,她需要代表整个小组去解释提案内容,针对他方的质疑,当场解答。“别的小组成员在负责比赛的其他内容,我那个时候心里很害怕。”何奕萱说,她硬着头皮逼自己“挑大梁”,应对之间,她慢慢找到了反击的节奏,甚至对于有攻击性的提问也不怯场了。

  回过头来再看,这群00后孩子一致认为,比赛中互相“找茬”的环节太难了,但也在接受质疑中,锻炼了自己的反思与应变能力。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增设课程、到机构开展简单的活动,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有限的。”殷卫霞老师觉得,“模拟政协”活动,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社会,再带着建议方案去服务社会,在挫折中成长,完成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真正对接。

  最终,在这份被带上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同学们建议:要在高中设立照护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照护教材;依托本地养老院,建立以照护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基地;为高中学校提供照护老年人技能培训课程,将其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课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