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家卫健委发布:阿尔茨海默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出现工作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损害;

②以遗忘为主的认知损害,同时还有非遗忘领域如语言功能、视空间、执行功能等的进行性损害;

③出现人格、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异常改变。同时,在做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前,须排除其他常见的老年期神 经与精神障碍,如谵妄、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精神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炎症、血管性认知损害和变性病如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一)治疗原则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1.  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
  2. 现有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虽不能逆转疾病,但可以延缓进展,应尽可能坚持长期治疗。

  3. 针对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为首选,抗痴呆治疗是基本,必要时可使用精神药物,但应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4. 对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实际帮助,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改善认知的药物 
  1. 胆碱酯酶抑制剂 
(1)多奈哌齐(donepezil):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乙酰胆 碱酯酶,从而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浓度。可每日单次给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睡眠障碍,较严重的副作用为心动过缓。多奈哌齐的推荐起始剂量是 5 mg/d(对药物较敏感者,初始剂 量可为 2.5 mg/d,1 周后增加至 5 mg/d),1 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10 mg/d。如果能耐受,尽可能用 10 mg/d 的剂量,使用期间应定期 复查心电图。 (2)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属氨基甲酸类,能同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日剂量大于6mg时,其临床疗效较为肯定,但高剂量治疗时,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目前卡巴拉汀的透皮贴剂已经上市,使该药物使用更加方便。 2.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美金刚作用于大脑中的谷氨酸-谷胺酰胺系统,为具有中等亲和 力的非竞争性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拮抗剂。用法为初始剂量 5mg,第 2 周加量至 10 mg、第3周加量至15 mg、第4周加量至 20mg,每日1 次口服。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美金刚剂量应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