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制度调整,“新方案”已获国家认可,普通人要注意哪些?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04-15
|
2976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人算过一笔账,现在一个30岁的年轻人每个月定投1000,到60岁退休时可以每个月领导接近3000元左右,三倍的回报率几乎十年时间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此外延长的保险金不用多花一分钱。
第二个特点是国家财政税收方面的补贴,目前在上海厦门等地试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只要符合一定的数额进行稳定缴纳相关保险,就能获取一定标准的税前扣除权利,目前投入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也不用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到退休的时候才会征收一部分就费用当做税费。而且对于全国接近两亿的个人灵活就业或者自由职业者同样适用,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没有领取企业年金的机会,往往很多人会选择再交一份“养老金”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据央视网消息,国家已经将发展多元化、多个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保险已经正式获得“官宣”。
人社部有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新的账户制形式、自主意愿、国家实行财政税收补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陆续推出,目前已经在上海、厦门和苏州一些城市展开个人递延型的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关于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推行的时间还有养老金是否能保证足额发放,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
其指出,我国目前的基础养老金作为第一个层次和支柱,覆盖率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加上参加城乡居民保险人数的总人数超过了十亿人次。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包括职业年金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覆盖达5800多万人,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目前还剩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在酝酿之中。
第三层次或支柱确实在我国的整个养老体系中暂时“缺位”,近些年,经过多年的研讨和借鉴国际上养老体系建立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部分地区“个人养老金”试点的综合成果,进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思路和初步方案。
还有些人担心国家推出第三支柱形式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不是因为第一支柱内的基础养老金不够了?
关于这一点人社部张济南表示,19年我国基础养老金部分结余3400多亿人民币,虽然有了疫情的冲击,但在复工之后养老保险正常运作,收支能够做到一个平衡。
此外,国家在财政上还采取一定的补贴,第一支柱内的基础养老金还进行了一些渠道的增值或者长远计划里的储备,经过不断充实和扩大,整体基金能够应对并保证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