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场委员、专家们热议的话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予以回应。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熊瑛表示,针对养老问题,深圳近期将会有不少新的动作。
首先,“家门口的养老”将会变得更加便利可及。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全面推动街道、社区、小区、长者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让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助餐、日间照料、托养看护等专业养老服务。
其次,“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会更广泛。2020年以来,深圳开展了1000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每户资助1万元,今年还会继续扩大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试点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突破养老院的围墙限制,在家中就能够享受专业机构的养老服务质量。
第三,突破家庭照顾更有质量。自2020年家庭护老者能力提升计划列为市级民生实事,已培训1万名家庭护老者。今年将继续为1万家庭提供养老照顾能力的支持提升服务,最后持续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去年7月,《深圳市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5年)》正式印发。《方案》提出,未来5年,深圳将推动实施17项工程、67个项目,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6个层级、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 到2025年,全面形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