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每个月定期都来帮我测血压,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7月1日,贵州省黄平县的杜国富老人对记者说,他和76岁的老伴唐朝碧住在该县新州镇兴隆社区,老伴患有哮喘病,“子女常常不在家,我们年纪大了,外出看病非常费力。”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黄平县卫健部门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健全乡镇、社区两级医疗养老服务体系,让杜国富夫妇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目前,贵州明确提出,确保到2025年,该省各街道(乡镇)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立。新建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推动构建城市地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应小于700米。
贵州省桐梓县楚米镇卫生院中医馆是省级优质服务中医馆。过去,当地老年人患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病,要去县市治疗,现在连周边乡镇老年人听说该院中医特色效果好,纷纷前来该院。桐梓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进修学习、规培等多重方式培养乡镇社区中医人才。目前全县有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人员166名,确保了每个乡镇卫生院掌握不少于6门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掌握不少于4门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贵州在县域领域积极探索多层次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即可享受医疗福利,同时积极构建管理平台,搭建“互联网+”养老服务运营监测管理平台,促进养老、医疗、健康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该省还成立了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该省各级卫健部门通过学历提升、岗位轮训、人才培训、千人支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举措,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高。
“学习一门乐器,掌握一门手艺,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7月3日,在贵州省仁怀市盐津街道罗家坝社区老年大学活动室里,66岁的钱中华正在学习拉二胡。走进罗家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人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三五成群地切磋棋艺、排练舞蹈、练习书法,“一个人在家待着很无聊,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以在老年大学学习知识,还能在功能室休闲娱乐。”
罗家坝社区是仁怀市人口体量较大的城市社区之一,拥有住户6000多户,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老年人达7000余人。近年来,罗家坝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办公阵地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书画室、乐器室、舞蹈室等老年人服务功能室,并依托市级老年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在社区建立老年大学,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兴趣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