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保险业个人养老金业务布局提速

  距离个人养老金落地的时间越来越近,保险业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方面的布局也在提速。

  全力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

  11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个人养老金实施细则的发布,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落地的时间越来越近。近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其“寿险APP”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专区,专区首期提供了个人养老金知识普及、问卷调查、信息披露等功能。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业务市场潜力巨大,人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保险业在养老业务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假设每位参与人每年按照额度上限1.2万元缴纳个人养老金,年化投资收益率为5%,连续缴纳36年,退休后选择一次性领取,那么,每位参与人储备个人养老金本息共计113.8万元,按照3%的税率,需缴纳3.4万元,因税收优惠少纳税5.1万元。假设以6400万人作为个人养老金缴纳人数,预估个人养老金每年增量规模在1229亿元至3686亿元之间。

  中金公司预测,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将迎来1万亿元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

  无论从哪一种角度、采取哪一种方式预测,结果都显示,个人养老金市场规模可期、潜力巨大。因此,银行基金保险等市场机构都在积极布局,特别是在《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后,相关金融机构更是加速行动,积极宣传。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行业“头雁”引领作用,待时机成熟,全力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挥好产品优势、客户优势、服务优势及品牌优势,强力推进个人养老金业务。

  打造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人身险业而言,包括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内的养老业务被视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基础。特别是在人身险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养老这一机遇,相当于获得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头部险企对此并不讳言。中国太保在其半年报中表示,坚定推进健养生态布局,打造健康养老服务生态圈,形成差异化服务特色,在服务保险主业的同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平安半年报中也表示,面临客户需求升级、人口红利变化、老龄化趋势加速的机遇与挑战,经过三年探索,“渠道+产品”改革路径清晰,寿险改革正在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事实上,在养老保障第三支柱探索上,保险业走得早、尝试得多,但结果有些不及预期,规模有限。例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遇冷。2018年5月,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年金保险首次在上海、福建、苏州工业园试点。虽然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但因节税额度偏低,只适用于工资收入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中高收入者,且抵扣操作烦琐,税延养老险试点遇冷。截至2021年10月底,税延养老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约6亿元,参保人数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