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银行理财子公司“抢滩”个人养老金“蓝海” 构建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记者 彭 妍

随着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陆续推出,行业各方各项准备工作正快速推进。作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养老理财领域积极发力。

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首次提出了“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概念,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养老理财方面迎来更多发展空间。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如何?在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如何加快养老金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进行解读。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

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

为配合个人养老金账户制的落地实施,今年以来,相关部门进一步发布了针对第三支柱账户制下产品的发行、投资、销售等要求。如《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经营个人养老金业务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规定,将可投资理财产品范围拓宽至养老理财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理财产品。《暂行办法》的推出也为理财子公司持续发力养老理财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市场供给端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升了理财子公司发力养老金融业务的空间。《暂行办法》规定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不仅包括养老理财产品,还包括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或流动性管理需要的其他理财产品,该项规定有助于吸收更多主体参与到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非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将显著提升养老金融市场活力,满足居民更广泛的养老金融需求。从市场需求端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养老理财市场。《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这也就意味着,居民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养老理财市场的热情。

具体从养老理财产品角度来看,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17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累计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为50只。记者注意到,目前养老理财产品募集方式均为公募,投资起点多为1元;产品设计以中低风险、期限五年及以上的封闭式固收类产品为主;多数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4.8%至8%之间。

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兼具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三大特征。今年以来,市场波动较大,导致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出现了下滑。不过,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相对稳健。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从产品的收益情况来看,所有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三季度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48%,高于市场平均水平0.35个百分点。但由于四季度以来股市震荡,截至目前,四季度养老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明显下滑,仅为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