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保险业如何让养老变“享老”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表示,党的 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第三支柱业务市场潜力巨大,保险业优势明显,中国人寿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金融保险优势,充满信心抢抓机遇,继续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产品定位、系统支持等,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全力支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资产配置如何穿越周期

资产与负债是驱动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两个轮子,随着总资产的不断攀升,险资的投资收益成为年金保险、养老保险产品如期领取的重要保障。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保险资金规模从6.27万亿元增长到24.71万亿元,累计增长2.94倍。险资投资收益从0.18万亿元增长至1.05万亿元,年均财务收益率5.28%,每年均实现正收益。

农银人寿总经理梅励认为,由于负债的长久期特点与偿付能力管理要求,保险资金在资产配置时必须关注长期利率或市场趋势变化导致基础回报下降的风险。现实中多数保险公司更加关注长期投资,侧重长期资产的配置,通过提高配置长久期债券或布局具有长期价值的产业股权,把长期利率下行可能带来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在众多投资方向中,ESG投资已经成为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进而实现稳健回报的重要抓手。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项目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达1.05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投向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为351.40亿元;保险私募基金投向中涉及绿色产业的登记(注册)规模为838.04亿元。

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认为,ESG投资与传统的保险资金投资逻辑相契合。在风险收益上,保险资金投资关注投资对象的长期价值基础,重点考虑资产的长期稳定收益,对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等都有严格要求。ESG投资则同样围绕能否获得长期收益,对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考量,契合保险资金的风险收益管理要求。

从大类资产的配置角度看,保险资金投资品种从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等传统种类,已经拓展至股权、不动产、资产管理产品、金融衍生工具、证券出借、公募REITs等品种。险资的配置结构相对稳健,以流动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占比超七成。

黄涛认为,从长期来看,应适当提高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比例,但股权投资不仅仅是二级市场股票,更要特别重视区域基建项目、引导性产业基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投资机会。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要认清大势,与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和经济发展大局保持一致,把保险投资的底盘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