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政策支持怎么走?政商学界人士共同支招播

图/主办方供图

今年以来,关于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不少人称2022年是养老金第三支柱爆发的元年。那么,个人养老金建立以后,如何设计多元化产品适应不同的需求,让老百姓更愿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如何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

11月23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来自人社部、银保监会的政府人员以及学者、机构高管在由国民养老保险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国民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展望”这一平行论坛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的实施,涉及政府、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做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工作。

发展

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在于收益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拟任监事会主席聂明隽指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最大特征是在遵循社会保险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和历史沿革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当前国家对于老龄化、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养老领域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第三支柱的需求趋势是看得到的,但是与认知之间是存在矛盾的;此外,需求提高了,面对不同的风险偏好,面对不同的人群,我们的产品及供给体系准备好了吗?”

那么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如何才能进一步发展落实?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看来,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在于收益率、产品设计,其中收益率是决定第三支柱成败的重要因素。

聂明隽表示,党的二十大会议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改革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指明了方向。他建议,大力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或个人相应养老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

“普惠是第三支柱的重要标志,提高制度的惠及率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没有参与第二支柱的职业人群、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等需要通过第三支柱来增加养老保障。”聂明隽表示,建议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上,针对个税特征进一步研究税收优惠模式;在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上,建议适应新要求,完善现有监管的规定,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培育

各方面需要保持耐性这些业务或成“香饽饽”

在圆桌中,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对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期望。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董事总经理范华直言,对第三支柱发展非常有信心。“我们预期中国个人养老金在短期发展相对稳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有望进入长期高速发展的战略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