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第三支柱元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启航 如何行稳致远?

  “参与养老金管理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携手共进,创新产品供给,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多看得明白、操作便捷、收益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叶海生说道。

  不过,与养老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养老体系发展时间尚短,投资者也需要一个逐步转变心态的过程。

  来自美国的普徕仕集团首席投资官Sebastien Page表示,在亚洲地区,投资者的关注点相对较为短期。对投资者来说,在评估财务业绩时,应当心态转向长期投资,要着眼于长期目标。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经验证明,这类退休解决方案有利于长期投资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退休时光。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拟任监事会主席聂明隽建议,在个人养老金推进发展的思路上,应当加强顶层研究,总体规划。“我个人认为应该突出以下三点,一是秉持普惠式发展的理念,使多层次养老保险惠及大多数劳动者。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我认为三个支柱不宜独立发展,而应相互支持,联动推进,整体发展。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研究出台支持二三支柱发展的重大举措。”聂明隽表示。

  如何抵达彼岸?

  事实上,个人养老金的实施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因涉及政府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李忠在发言中表示,个人养老金要坚持市场运作,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更多社会责任感强、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设计提供更多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个人养老金的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提高投资收益率是第三支柱能够发展起来的关键。个人养老金是长跑,机构设计的产品是否能够符合投资者对久期和资产收益的要求,是需要行业思考的问题。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表示,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他还是对养老金融的发展充满期待。黄涛认为,监管大力推动,也会给从业者带来发展的机遇,这不仅仅将带来养老金融资金量级上的变化,还会带来投资理念、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运用。

  黄涛认为,养老金融产品的经营机构需要进一步控制成本和费用,做好普惠性产品,进一步让利于民。具体来看,一是压缩公司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用数字化方式解决运营问题;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销售成本,革新商业模式,共同做大市场,进一步将销售费用降下去,让利于民;三是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同时降低回撤,提高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