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启动 银行业积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11月20日,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同日,工商银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5个试点城市发行。据悉,其余3家试点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也将陆续推出。

  自7月29日银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由4家银行自11月20日起在5个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后,参与试点的银行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如今,历经近4个月筹备期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如期向公众揭开面纱。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发行情况如何?产品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购买?在试点地区和银行的选择上,监管部门有哪些考量?

  产品养老属性突出

  11月20日,我国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落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共有4档,分别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每5年为一个计息周期,同一个计息周期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金融时报》记者日前向工商银行客服人员咨询得知,目前,整存整取利率较高,广州、成都和西安市可达4.0%,青岛和合肥市为3.5%。此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利率一致,广州、成都、西安市为2.25%,青岛、合肥市为2.05%。

  根据《通知》要求,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利率要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以已发行产品的工商银行为例,记者查询该行官网发现,目前,工商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为2.65%。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突出特点是体现‘养老’属性,因此产品的期限要长,且收益率要相对较高,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抱有很大热情。“最近两天前来询问的人很多,我们也在加紧部署。”成都市某试点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表示,除了来咨询产品的发行情况外,大家还希望能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有更多的了解。

  “听说最近新出了储蓄产品,带有养老属性,但还想了解更多。”家住青岛的市民王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通过银行宣传了解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目前很有兴趣。

  那么,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作为储蓄的一种,和一般储蓄产品比有何特别之处?

  受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特定养老储蓄试点的启动,是监管部门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工作、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上,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充分体现养老功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