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每次我们问啥都说好,都说没问题。可前两天,我们护理员路过奶奶房间,听见她在那叹气。”护理员上前耐心聊了聊,才发现奶奶是因为家人没法来看她而难过。了解到这种情况,骆欣一方面联系家属和老人进行了视频,缓解一下老人情绪,另一方面也给老人做起了心理按摩,“我说咱们大北京都在共同抗疫,您让家里人别过来,也是给抗疫做贡献呀!”老人听着听着,最后还握起拳头来了一句“北京加油”。看到奶奶重新焕发了活力,骆欣和护理员也松了一口气。
养老机构不允许家属到院探视,对于一些新入住机构的老人也是一次考验。在学院路优护万家养老照料中心,80岁的汪爷爷是一个月前刚刚入住机构的“新住户”。院长孙娟介绍,虽然当时民政部门对新入住政策有所放宽,但老人办理入住的流程还是十分严格,“需要做核酸检测,结果正常后再住进单间隔离一段时间,才能正式收住到长者生活区。”
汪爷爷住的这一个多月,疫情形势在逐步向好发展。6月9日,北京市民政局发了一则通知,取消了对探视人员的人数和频次限制,这也意味着汪爷爷的家人可以经常来看他了。可通知下发还没几天,养老院就重新回到了严格封闭管理状态。
“老人刚住一个月,还在逐步适应环境中,家人的陪伴其实能帮助他更好地度过适应期。”但因为现在家人来不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必须更关注爷爷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多陪他聊聊天。
虽然平时可以通过视频跟家人见面,但在前两天,汪爷爷对家人的思念还是迎来了一个“小爆发”,情绪突然很低落,吃饭没胃口,对照护师说想回家。孙娟和照护师合计了一下,想到用老人的兴趣进行疏导。“平时爷爷爱下五子棋,我就派我们员工里一个五子棋高手跟他对下。”老人性格像小孩,玩着玩着,慢慢就忘了刚才想家的事情,情绪也回归稳定。
日常生活保障好
食品安全最重要
在疫情好转的那段时间,优护万家的照护师们常常会推着老人到机构的“后花园”透透气。院方也会提前通知家属,让他们到花园的栅栏墙外跟老人见个面,打打招呼。但最近因为疫情走向还不确定,这项“远程探视”只能暂时搁置。
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孙娟和同事也在积极给老人们策划活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机构里组织了一场晚会,由工作人员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原本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家属来参加,现在来不了,我们就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让家属们参与了进来。”
在首开寸草望京养老院,骆欣也给全体员工做了动员,一是要组织好院内活动,让老人在生活得更有乐趣,二是要保障好老人的日常生活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这次疫情是从新发地市场出来的,老人们对于食材的安全性也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