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日电 11月25日,北京市的王先生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寿险”)签订了一份新保单。不同于之前只关注意外保障和重疾保障的配置,王先生这一次的“未雨绸缪”直接指向自己未来的养老规划。
而对于国寿寿险来说,王先生的这份保单也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是国寿寿险首份个人养老金产品保单。
11月4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个人养老金有关税收、产品的配套政策也正陆续出台。
《办法》发布以来,国寿寿险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并积极部署,积极准备了多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全力推进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工作。其中,国寿寿险首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国寿寿险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被列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披露的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根据《办法》,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双重驱动
循着近年来养老议题上升为国家议题的发展脉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不可谓不是“应运而生”。这个“运”,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经验。
就前者而言,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较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占比达到14%以上,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基于标准来看,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那时就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今距离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也就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在2020年已降至1.49。考虑到死亡风险后,国际上认为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使上下两代人之间人数相等,1.5则是很低生育率警戒线。
在老龄人口加速增长、人口出生率连年降低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口)承担的抚养负担越重。理所应当地,未来需要开展切实的措施来减轻相关人群的抚养负担。而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代际平衡看上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