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周延礼:加快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步伐,建议设立默认资产配置制度规则

针对养老金的产品持有人的投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的特点,在保证持有人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可以设立一些默认的资产配置规则,引导持有人科学的配置养老资产,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相对平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刘晨光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的现象,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一个特征,人口结构优化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人口的增减与结构的变化,要求国家在人口规划管理、政策措施要有这项事业,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调整、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2月4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如是表示。

周延礼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挑战,首先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他指出,从我国的人口情况来看,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了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2.01亿占比14%。周延礼指出,人口老龄化当然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现象,但是要高度关注它和经济的关系。

他认为,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的步伐。今年4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措施,这也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一个指导方针,但落实好这个《意见》的确还需要有很多配套政策进行跟进。

周延礼认为,未来影响意见实施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期待税收优惠政策更加精准性,因为全国对于养老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关注,这是是否购买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考量,主要是需求在于免税或低税率,以及简便抵扣的流程。

第二,要提高养老金融产品的适应性,要兼备养老保障性功能和长期保持增值的效果,要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把庞大的家庭储蓄合理的引导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里面来,是决定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三,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制定、监督实施涉及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银保监、证监会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较多,在宏观政策把握和具体政策制定当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税收优惠、信息平台、监管职责等方面要认真把握,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十分重要。

第四,政府部门监管要具备有效性。他认为,要区别普通的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以及绿色机构等方面我们都要统筹考虑,要守护好用户的每一分钱。

对此周延礼还提供了一些可以完善该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