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短板。近年来,城乡人口老龄化差距逐步拉大,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形势更紧迫、问题更突出。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区域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要补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短板,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增强县级养老机构失能照护服务能力,到2025年确保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将具备条件的农村敬老院改造为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继续推广“党建+农村养老”经验,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功能,推动形成农村养老服务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庆阳市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成运营的庆阳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深受老年人欢迎,老人们在这里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田园劳作等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图为2021年6月23日,入住老人在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书画教室内绘画。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增强便捷性、可及性,让基本养老服务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许多老年人受自理能力、文化水平、信息知晓等方面限制,及时获取基本养老服务存在一定困难或不便,直接影响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实施效果。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基本养老服务政策上墙上网上媒体、进家进院进社区,让老年人及其家属广泛知晓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及申领方式。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准确判断老年人失能状况及服务需求,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政策找人”、“服务找人”措施,实现直达快享、非申即享,让基本养老服务供需衔接更加顺畅。优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增加老年人集中地区服务供给,落实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政策,让基本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要优化简化基本养老服务申领流程,增强无障碍、适老化支撑,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并行,创新解决政策落实堵点,让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更加贴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