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已经半年没什么收入了,总不能把员工都辞掉吧。”吉林市一家养老服务企业的负责人在朋友圈上感叹。在北京养老行业工作了多年的王岩玲,一个月前也回到了东北老家,她所在的养老机构入不敷出,不得已裁员减负。
《华夏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疫情期间封闭管理进一步拉升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空置率,许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全线停滞。但与此同时,所有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都大幅增加。
日前,清华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联合对全国14个省(区、市)29家养老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调查显示,有关运营成本的问题,是所有养老机构反应最强烈、问题最突出、压力最明显的挑战,甚至已到难以支撑的局面。
为帮助养老服务机构共渡难关和稳定发展,北京、江苏、青岛、深圳等省市纷纷出台疫情补贴支持政策,包括按床位给予运营补贴、减免房租等,让那些困境中的养老机构又看到了指望。
“虽然养老企业机构受疫情冲击严重,但并不意味着养老行业就此走向低谷。”大连华信智慧养老顾问赵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为受疫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管理、疾病治疗都收到了很大影响,在原本独居比例持续走高的背景下,疫情反而催生出一些真正的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健康需求。
赵智认为,养老机构和服务企业应该主动去把握住需求,开拓出真正符合现阶段老年人刚需的服务项目,这才是现阶段及后疫情时期养老机构和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
成本加大也不敢涨价
疫情对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冲击巨大。民政部抽样调查显示:与同期相比,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减少20%左右,平均支出增加20%~30%。
另据中国铁建地产集团日前发布的《疫情对养老行业的影响分析报告》显示,疫情发生后,各地对养老机构封闭管理在具体执行和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拉升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空置率。另外,各养老机构为防控老人感染病毒,高价采购口罩、消毒剂、手套等,并加大公共卫生清洁的力度,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有部分机构反映,其日常医用消耗品的支出是以往的接近十倍,日常餐饮成本也增加较多。
“疫情期间,国内不管是大型养老院,还是小型嵌入式机构的收入都受到较大冲击。”赵智了解到,有一些住院老人被接回家过年,春节后因机构封闭无法返回,导致养老院减员、收入减少;另外,因机构封闭,导致一部分老人延后入住,或者取消入住,也导致机构收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