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物业、人员等费用,目前一间房的利润不到10%,甚至5%已经算是旅居养老的高利润了。”茹姐告诉燃次元。
而谈到未来,今年已经62岁的王姐则表示“要一直开下去”,“如果我不干了,我的老客人回西双版纳住哪里呢?”和客人们朝夕相处,他们早已成了一个大家庭的朋友,“到时候他们吃不好,住不好,我肯定要惦记的。”
如今,随着疫情放开,旅居养老越来越受老年群体欢迎,王姐民宿的月租已从疫情期间的2000元/月涨到2400-2600元/月,而茹姐的旅居养老基地也由于云南省的“旅游热”价格有了上浮。 进入2023年,茹姐也开始在云南、贵州、海南等空气质量好、温度适合老年人的省份大范围寻找闲置的民宿宾馆合作。
旅居养老,显然还有更多的新故事要讲。
03
抱团、旅居养老
好未来还是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在旅居养老火热的背后,离不开国内老年人口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后疫情时代无疑为旅居养老市场提供了极为可观的发展空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1年,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36.81%。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9月,60周岁及以上游客的人均旅行消费同比上涨23%,其中60-65岁的初老群体涨幅最大,超过三成。
途牛数据亦指出,老年群体更“舍得消费”,其中花费较高的的精品长线游受到银发族欢迎,其中云南线路客单价(含往返机票)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
对此,茹姐表示,银发族旅游早已“大不同” ,传统印象中,老年人总会被“低价团”吸引,如今老人更喜欢“慢下来”的中高端旅游,不可忽视的是,健康游、养生度假已成为老年旅游的新潮流。“疫情暴发以来,以健康为卖点的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尤其是老年群体”。
不过,旅居养老虽好,也有不小的风险。
趁着“旅居养老”概念火热,不少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也暗藏其中。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3月,茶星科技某个“共享康养”项目,打着“为退休老人专门打造”的旗号,号召老年人投资,最低投资门槛为6000元,并承诺每天都可获得150元收益,还能享受旅居式养老,而不少老人却发现,不久后该公司“人去楼空”,投资款也消失了。
而无论是旅居养老,还是近几年频频被热议的“抱团养老”,都存在不少困境。
此前,在报纸上“招陌生人一起报团养老”的朱老师夫妻引发关注,2018年初,蒋一纯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在抱团之外,也很快感受到了问题,比如十几个老人同住一个屋檐下,除了语言、生活习惯,甚至小到吃饭喜好,“真是矛盾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