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为更好回应大家对“老有所养”的新期待,宁夏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扩大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许多做法和经验在全国推广。
8月25日至27日在银川举行的“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3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暨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不仅对“宁夏养老”给予肯定和赞扬,还围绕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前景、政策趋势、人工智能及5G等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以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全方位发展。
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 成为西部地区的“样板间”
“宁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并在全国推广;宁夏做实普惠制度,将高龄津贴发放范围覆盖至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65周岁及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达70%。如此看来,宁夏的老年人还是挺幸福的。”8月26日上午,在智慧养老分论坛上,中国老龄协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任李伟称赞道。
李伟介绍,多年来,我国智慧康养产业取得长足进步,老年人生活改善明显,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总体上仍然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难题。“活力老年人价值发挥问题、慢病老年人康养问题、失能老年人(含失智)康护问题,一直是老年人急难愁的三大问题。”在他看来,智慧康养将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作为养老服务重点,注重老年人未病和慢病管理,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从传统“等老等终”到现代“康老享老”的转变。
前段时间,银川市70多岁的老人王女士实施白内障相关手术,但术后仍有眼痛等症状,想去北京求医,但专家号一号难求。她通过银川市国家级专家远程诊疗中心快速联系到北京专家。专家经联合会诊后,详细分析病情,并为王女士提供了具体用药方案。“互联网+医疗健康”,拉近了患者与优质医疗资源的距离。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养老分论坛会上,宁夏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处长王玉祥介绍,今年5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验收组对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进行验收,一致认为,宁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打造成了西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样板间”,形成了在全国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
“今后,宁夏将健全老年人健康信息基础数据库,构建集居家、社区机构、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于一体的全流程医养服务及管理模式。”王玉祥表示,今年8月,宁夏印发《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服务提质扩容、装备提档扩智、医疗机构数字信息建设提级扩能、数据提标扩面、产业提速扩量等五项行动22条具体任务,推动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用科技护航老年人健康,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