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哏都养老院”的网红,为什么能火?
半年后,王力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但是左臂却再也抬不起来了。那一年,他才46岁。
用了两年时间,他才接受这个现实。王力嘴馋爱做饭,母亲负责买菜、切菜,他就把调料都放在灶台的右手边,用右手颠锅翻炒。
再到后来,母亲去世,与妻子离婚,他被儿子送到了家附近的养老院。他每天要抽4盒烟,手指被熏得焦黄。生活的全部就是躺在床上看着电视打盹儿。
王力还有个“港商”的外号,因为他逢人就要讲自己的故事:早年下海经商,带过500人的工厂,接过治沙的大项目……陈卓觉得,他的话亦真亦假,“不过对历史造不成什么影响,说什么开心就由着他去吧。”
“没有人想来养老院。”王力说,“养老院里的老人10个得有9个抑郁的。为嘛?你想老年人怕嘛?就怕孤独。”
陈卓也承认,在70位老人中,只有余幽芳一个人是主动来的。余幽芳的老伴20年前就因为胰腺癌去世了,学校化学组80岁以上的老人就剩下她一个人,身边的好友接连离世,甚至在养老院教她打麻将的老人也走了。“死亡”对她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耄耋之年,生活中似乎没什么可以让她的内心再起波澜。她说,她不怕变老,对死亡的规划是,不想浑身插满管子躺在医院里,如果到了那一刻,就安安静静地离开。
“不要惧怕变老,因为衰老和死亡都是自然规律。但是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开心地度过。”老伴去世后,余幽芳上了6年老年大学,她学习水墨画、下象棋、捏面塑。学校多次提出想返聘她,补习班也投出橄榄枝,但她都拒绝了。她觉得工作时兢兢业业,退休后就要享受退休的生活,为年轻人腾地儿。
▲卡尔爷爷的视频画面。图源:网络截图
自从《南天门》的视频火了,“哏都养老院”就像是找到了流量密码,播放量翻倍地增长。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普遍认知下,老人应该很忌讳死亡,甚至不能听到一个“死”字。“哏都养老院”视频里老人们面对“死亡”轻松幽默的神态,感染了网友们,也引起了陈卓的思考。
一次和朋友的交流中,陈卓得到了一个让自己如释重负的观点 :人的终极意义是死亡。正是因为生命的局限,才使得一切有意义。
━━━━━
见证老人们的“成长”
从事养老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多,29岁的陈卓在入行前就知道。
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两年服装批发工作,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忙完,月均流转一万件服装,报酬比现在多6-10倍。
陈卓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更想找到让自己内心平静安宁的工作。”
做生意时,他要不停与钱打交道,计算利益得失,但在养老院,他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这是心灵的沟通,也是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