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在为老人化妆,扮演黑白无常。受访者供图
8月16日下午,陈卓找到了一个新题材,他们要翻拍一期“父母查看你浏览器记录”的视频。
在这个情境中,孩子被关在门外,母亲抵着门,父亲拿着电脑和皮带,脸上的表情吃惊中带着焦虑。陈维真扮演的儿子在门外急得转圈圈,年纪大了,他转得很费劲,拍完视频一身汗。
回到屋子里,王铭勋扮演的父亲拿起皮带使劲一抻,作势要打陈维真。陈卓知道,老人的表演欲还没结束,虽然这段内容用不上,他还是抓紧拿起手机将画面“抢”了下来——部分参演的老人没有网络,不知道拍后的视频有多搞笑,陈卓想让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
随着时间推移,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社会上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也在慢慢消逝。可能是一次忘带钥匙、找不到家,或者把微波炉炸了、把锅烧糊了,老人就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
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生理上在做减法,心理上却在做加法,老人们对生活尊严和价值的需求并不会随着生理的衰弱而下降,反而可能越来越看重,甚至产生极大的落差。
年轻时,不识字的刘国霞用双手拉扯大一双儿女。丈夫常年在外地,她搬砖盖房、上房扫雪,每天从胡同提着二三十斤的水桶往家里挑,家里的事都是她说了算。
上了岁数,伺候别人一辈子的老太太成了需要被照顾的人。她膝盖疼、腰疼,到了医院人家一照看片子不给治,“岁数太大了。”
因为家里房子问题、婆媳关系不睦等原因,84岁时她被女儿送进养老院。刚来的时候,陈卓几乎看不到她笑。她总是呆坐着,挨到晚上8点吃4种安眠药,再一觉睡到凌晨3点。
一年多过去了,老太太在这里找到了一些乐趣。她扮演的凯瑟琳没什么台词,但是爱帮老师搭帮手,做做蚊香、冰淇淋,陈卓也在她脸上看到了点儿笑模样儿。更明显的变化是,这一年来她的安眠药量减少了。
▲陈卓和朋友正在帮老人们拍视频。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摄
“生命的美被更多人看到了,至于被多少人看见,那不重要。”老人们会关注刀郎的新歌,还会思考“梗”对小孩们的影响,在陈卓看来,他们的思考能力没有下降,反而随着更多元更新鲜的知识涌入,获得新的成长。
如今的陈维真活成了卡尔爷爷,他会用意大利语唱《我的太阳》,被网友调侃为“怕瓦落地”。去五大道海棠花下唱歌的时候,他和王铭勋还被粉丝认出来了。
89岁的王铭勋依旧是个潮老头儿,他学会了上网“冲浪”,还会和70多岁的合唱团歌友们唱卡拉OK、撸串。
余幽芳教过的“孩子们”大多已经退休,有人在国外看到了她的短视频,特地联系她。她还有可爱的一面。陈维真唱歌的时候,余幽芳假装声音太大了,歪着头捂起耳朵笑话他。坐在轮椅上久了,她还跟荡秋千一样勾着腿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