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融合发展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面推广建设“助餐工程”,重点解决老人“吃饭难”,通过提供为老便民助餐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幸福滋味”。截至目前,石家庄已建成老年食堂81个,基本实现了街道养老助餐全覆盖。
适老化改造带来便利
家里的地面进行了防滑处理、床边加装了可移动扶手和智能床带、卫生间也配备了沐浴椅、防护垫……日前,走进刘炼钢老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大安舍村春风五巷的家,一组组贴心的适老化设施让房间充满了暖暖的细节感。
刘炼钢老人今年65岁,因为脑出血患有术后偏瘫综合征行动不便。不久前,新华区民政局根据他提出的申请为其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解决了长期以来让一家人头疼的难题。
“以前最操心的就是他的起居问题,现在床边和厕所有扶手起身方便,就连沐浴都配备了沐浴椅。我们也不用时刻提心吊胆了!”说起适老化改造为家里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刘炼钢的老伴王淑姐连连竖起大拇指。
“一分钱不用花,都是政府出钱给做的改造,这些变化看着小,但对我们老人而言非常有用。”刘炼钢也乐呵呵地说道。
为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安全,近年来,石家庄市积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康复护理等需求。
“适老化改造主要是为了解决老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增强老人生活便利性和舒适性。”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黄少华介绍,2023年,石家庄市将遴选出5285户实施适老化改造,重点支持最基础、最急需、最迫切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改造采用政府补贴方式进行,包括地面改造、卧室改造、卫生间改造、老年用品配置等7个基础项目。此外,改造对象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如自动报警器一类自费的适老化改造项目或产品。
老年人家庭可根据住房现状、护理能力、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改造项目,自愿向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改造申请。通过后,县级民政部门会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上门对家庭生活空间、老年人生活能力、家庭照护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协商指导老年人家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改造。方案经民政部门审核后,交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改造施工和适配。“我们会根据‘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改造档案,做到完工一户、验收一户、交付一户;10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黄少华说。
照护服务一键上门
年过六旬的蔡新国居住在石家庄市新华区田家庄南区,因脑血栓后遗症,一直瘫痪在床。几天前,他突然感到喘不上气,还浑身出汗。“当时心里有些害怕。”蔡新国说,想起了脖子上挂着的“一键式”呼叫设备,他赶紧按了下去,不到15分钟,医护人员就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