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融合发展
量血压、做心电图、询问用药史……医护人员仔细检查,发现是过量服用降压药导致的胸闷气短。听了医护人员的诊断,蔡新国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有专业的医疗服务随时上门,在家养老也放心。”
2022年1月,石家庄市新华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设立,引入专业的养老机构负责运营,通过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补贴资金,为老人居所安装智能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提供紧急呼叫、异常预警等远程监测照护服务。
“老人身上以及各房间都能安装‘一键式’呼叫设备,按下按钮,平台接到报警信息即可就近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新华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负责人贺利刚说,目前,平台建立档案录入3472位老人,服务覆盖35个社区,累计为800余个家庭提供健康保障。
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需求,石家庄市通过“专业机构支撑+适老化改造+信息化改造”模式,构建家庭、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居家养老不发愁。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500张,2023年计划新建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并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200元的运营补贴。
“咚咚咚”,上午9点,河北普爱居家服务团队护理人员魏海燕准时敲响了张大爷家的大门。“大爷,小魏来给您按摩啦……”
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东里街道警苑社区的张俊杰,年过六旬,行动不便,常年坐在轮椅上,肌肉萎缩严重。自2021年6月起,专业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定时上门给他提供按摩服务。张俊杰说:“政府每月给发补贴,孩子在手机上帮我下单,很快工作人员就能上门服务,大大方便了我们这些老年人!”
“自2015年开始,石家庄市内六区实施‘六类’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每月发放100—500元补贴金,用于居家上门为老服务。”石家庄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孙慧介绍,补贴金直接发放到困难老年人的电子账户,老人通过“孝心到家”APP可直接使用,只要线上下单,就能享受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多种服务。
“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创新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在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下,把家庭改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使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照护服务。”黄少华说,他们今后将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重点,立足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