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居家养老如何更好?完善服务、智能养老让老人安心
社区居民 李雪梅:我的想法还是居家养老比较好,因为在家里都熟悉了,该服务的能上门服务一下。
苗兰香说,工作最多时一天要接13个派单,非常忙碌。据了解,目前北京共有常住老年人口约465万人,但护理员队伍却只有1.8万余名,居家照护供需很不平衡。对此,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试点经验和百姓实际需求,完善居家老年人“管家式服务”。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所以下一步,我们要统筹全市各区推进我们基层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特别是鼓励我们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与京外的相关人力资源企业对接,不断建立我们护理员的培训基地,扩大我们的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增量扩容、提质增效进一步充实我们的居家养老护理员的队伍,全面提升我们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确保我们老年人能够找得到、买得到、用得好,我们各类养老服务。
扩大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范围 完善服务
针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生活便利性与安全的问题,北京西城实施《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西城区户籍且居住在西城区内的60周岁及以上有适老化改造意愿和改造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可享受阶梯式补贴,并提供上门评估和改造服务。
72岁的杨女士和106岁的母亲生活在这间房子里已经40余年,房子部分硬件设施老化,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日前,西城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她们的住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评估,建议她们对隐患区域进行改造,并在洗手间等易跌倒区域安装扶手,方便老人行动。
北京市西城区适老化改造项目评估负责人袁菲:比如像这个电线已经有40年左右的时间了,使用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漏电的风险,所以我们给她的建议就是把房顶整个做成一个集成吊顶,把灯变成吸顶灯。
据了解,2022年,西城区的三个街道已率先开启了本轮家庭适老化试点建设工作,试点采用居民主动报名,随时改造,事后补贴的常态化市场化机制。竺女士今年70岁,她的住房在去年7月完成了改造,便利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提高。
社区居民竺家敏:一个是室内的墙上扶手,第二个就是在厕所有台阶,让师傅特意给砌成了坡道,第三个就是我们原来的那个坐便比较低矮。这次师傅又给我们选择了一个高矮适中的,整体效果还挺满意的。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2016年北京就已经启动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间已累计完成改造约2.02万户,近期将会依托原有的改造基础和改造经验,推出进一步扩大适老化改造范围的新政策,从装修、安装、辅具、智能设备等各个方面推进,探索按照特困、重度失能、高龄等不同标准分类提供政府补贴,支持有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