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一句话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相比于养老机构,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在家里意外跌倒或者是突发疾病,老人该向谁求助?怎样减少居家老人意外伤害发生?近年来,黄浦区不断织密为老服务“关爱网”,“原居安老”这一朴素的心愿正在逐步实现。
家里各处安装适老扶手后,老人在家中自如活动、安全行走;“养老顾问”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为老人提供“个性定制”养老方案……如今,黄浦老人的养老生活越来越安心方便。在这美好生活的背后,是黄浦区以老人“身边”为抓手,按照适老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将养老需求拓展为“内外兼修”的两个不同维度,即注入适老改造暖色、展现暮龄友好成色,从而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不适应,还切实提升原居安老的品质,为老年人带来更安全、更舒适、更健康、更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
从人性化到量身定制,解好养老“方程式”
“现在老灵额!啥地方侪是扶手,交关方便。”说起家里的“新事物”,徐老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表示,上了岁数以后,身体有点不听使唤,腿脚也变得不利索,在家中行走易碰撞跌倒,而随处安装的扶手给予他“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徐老伯住在小东门街道龙潭居民区,是一名90岁的退役军人,得知街道有适老化改造服务后,老人渴望在家中各处安装扶手,以便行走的同时,减少子女都担忧。在了解老人需求后,居委干部第一时间帮徐老伯提出适老化改造申请。“那时,我们遇到一个极大的难题,老人家有一条将近4米的走廊,但服务商提供的扶手均不满足老人的需求。”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工作者张晓庆表示,他们多次与服务商沟通,最终定制了一根3米长的扶手。考虑到老人的洗浴难题,他们还拆除了卫生间原先半米高的浴缸,安装了L形状扶手和可移动淋浴凳,实现了整体无障碍化。不但徐老伯对家里的改造很满意,其子女也是赞不绝口,“我们住得远,最担心的就是父亲在家摔着,而适老化改造消除了很多跌倒隐患,感谢政府和居委为到关怀。”
自2021年小东门街道启动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以来,在市级平台标准化改造套餐的基础上,通过居委干部对老人真实需求的排摸、第三方公司对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环境、房屋结构等方面的现场评估,叠加“个性化”设计方案,60余项产品与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需求,做到“一户一方案”。截止目前,已完成适老化改造计140余家,据悉今年还计划打造一个“样板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直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