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6月,深圳证监局一口气官宣了131家违规私募名单之后,7月23日,深圳证监局再次披露了部分私募的违规细节。
此次披露的细节触目惊心,有私募竟向70岁以上高龄投资者的卖房款、养老资金“下手”;也有私募通过向物业索取、购买电话本等方式获取数千条公众手机号,雇佣百余人拨打电话实现推介目的。
违规私募到底如何套路?
根据深圳证监局的情况通报,这些被“点名”的私募到底是如何套路客户的呢?
一、公开宣传推介:
1、通过互联网推介。深圳前海亚太富邦基金有限公司等机构,存在利用官网及腾讯视频发布广告、在热点论坛发布募集说明书等违规行为。
2、微信现今已突破“熟人”界限,成为了公众交流平台,易被作为公开推介的工具。已查处机构中,有20多家曾通过微信群发布产品或在微信群添加好友推介产品,10多家机构设立微信公众号用以发布品宣文章。
3、使用电话本群呼。如深圳前海新富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向物业索取、购买电话本等方式获取数千条公众手机号,雇佣百余人拨打电话实现推介目的。
4、采取现场会利诱。如深圳市前海新高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利用在豪华酒店定期不定期举行的不设门槛酒会、答谢会,向与会人员发放推介材料,并通过有奖销售、老客户返利等诱导新客户购买产品。
二、向不特定对象募资:
1、规避或突破单只基金20人参与的限制。如已被移送公安机关的深圳市九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恒富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通过同一产品名称分期发行,累计参与投资者超过数百人;深圳前海金鑫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金牛新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等存在发行多个产品投向同一个项目的情形,产品累计投资者人数都超200名;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深圳市小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富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鼎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家私募机构发行的产品共计涉及投资者1000多人,而其募集资金主要流向集团公司混同使用。
2、未严守适当性要求。如深圳市恒汇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荧兴源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曾向大量举债或拼单凑单购买的不合格投资者募资;中天创业(深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高龄投资者通过卖房款、养老资金购买公司基金的情况;深圳市红隼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更是出现不少购买单只产品10万以下的投资者,明目张胆违反合格投资者要求;深圳鑫汇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产品曾向一些70岁以上投资者募资,未对投资者进行实质审核,未要求投资者提交相关资产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