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数月,来看这些地区如何推进?
据介绍,淄博市依托90余家社会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多元融合项目,组建了资源链接、精神慰藉、志愿服务3个助老工作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健康管理、应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探访关爱服务,成为专业服务的有益补充,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认知症常常让老年人及其家人陷入“一人失智,全家失衡”困境。今年,江苏省太仓市启动老年认知症友好示范社区试点。6月以来,当地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在4个试点社区累计完成1302人次的认知症风险筛查。
“认知症照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服务推广中的作用。”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娴敏表示,在失能失智老年人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推进认知症照护这项专业服务从“政府购买”到“市场买单”,打造面向市场、面向刚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成为此次试点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为做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落地,民政部还积极推动各地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介绍,“我们正在以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下达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实施探访关爱服务,把服务主动送上门,提前发现和预防居家养老风险”。
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河北省唐山市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唐山市770.6万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5.22万、占比24.04%,65岁及以上人口136.7万、占比17.74%。为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今年,在对照中央和河北省的养老服务项目基础上,唐山市增加了政府购买养老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社区老年教育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老年医疗服务优待等6项服务项目,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唐山市所有县(市、区)均已制定本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唐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米文娟介绍。
织密养老服务保障一张网,还要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和工作合力。其中,解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难题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吸引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急需打通养老护理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今年7月,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江苏省设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在全国范围引发热烈反响,说明这一制度设计顺应了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我们在适用对象、评审条件设定、学历起点、专业能力要求等核心问题上,做了多轮论证。例如,既要打破‘唯学历’论,突出从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也要对高学历者设置初定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