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打造“一碗汤的距离”
“我和女儿住,过去白天她去上班,没人照顾我,吃饭都是问题,自从南福老龄服务中心建立以来,解决了我最大的困难。白天来这里接受日间照料,特别方便,吃饭他们把饭打好摆在桌上,而且一顿饭才花5元钱。”家住哈市香坊区松乐社区的72岁老人王复华特别满意这种居家不离家的养老方式。“这里离我住的地方不到百米,我带回去吃,汤都不凉。”
“南福老龄服务中心这种社区内养老服务中心,是把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今后将会成为养老的发展趋势。通过日托型养老,早上上班将老人送到社区养老机构里,让老人相互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晚上再接回家,不耽误子女上班,可能是今后更多人的选择。”哈尔滨市香坊区民政局副局长李铁介绍,今年年初,哈市香坊区依托社区闲置用房资源,无偿提供给社会组织,用以建立社区和居家养老照护中心和驿站,南福老龄服务中心就是由进乡街办事处引进到松乐社区的,该中心运用互联网+养老机构、社区与居家结合提供养老服务管理和信息服务,满足了社区内所有老人的需求。
“每天服务中心一开门我就来,中午回家睡一小会儿,下午再来,在这里养老居家不离家,不离开儿女亲人,还有工作人员专业贴心的服务,这就是我想要的晚年生活。”王复华高兴地说着。记者注意到该中心的活动室内,老人们或高声朗诵或谈天说地、还有些老人们穿上旗袍和高跟鞋时尚走秀……三五成群,不亦乐乎。
我省“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居家不离家的社区养老服务触角也日益延伸。全省具有服务叠加功能的健康旅居养老综合体总数已达277家,小微型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实体7200多家,养老服务领域吸纳从业人员达到11.3万人。我省将坚持居家社区养老普惠、农村互助养老帮扶的政策导向,出台居家社区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扶持政策,为全省90%在城乡社区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要求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并列入土地出让合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或补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模式日趋时尚多元:蹚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之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哈尔滨市56岁的市民施春莉刚刚退休,她和老伴儿开始过上一边养老一边旅游休养的“旅居养老”生活。云南、陕西、四川、海南、广西……“冬季南飞,夏季北迁”,施春莉说,“年轻时一直在努力工作,现在岁数大了趁着身体好,想多出去走走看看。”
同时,施春莉退休后还在我省一家养老机构联盟当志愿者,为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旅居养老的服务。施春莉介绍,我省现在把养老机构中的闲置床位与候鸟型“养游”结合起来,以实现自由行爱好者在自助旅游中“住养老机构、吃地方风味、玩自选景点、享慢游休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