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投资端看,要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提高养老基金长期收益水平。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宏观形势日趋复杂,未来要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需要包括社保基金会在内的资产所有者在坚持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投资管理运营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最后,从产业端看,要充分发挥养老基金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与会者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养老保障制度是否能够顺应老龄化趋势。构建中国特色养老保障制度体系需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不仅要夯实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更要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对此,要重点关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清晰界定基本养老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厘清政府、社会、市场主体在基本养老服务和普惠养老服务中的责任。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方面,唐承沛表示,要进一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出台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继续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二级巡视员汪圣军提出,要准确把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口发展新常态要求增强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乡村全面振兴要求着力优化农村社保经办服务,安全规范建设目标要求持续加强基金风险防控。“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在健全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实现应保尽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基金安全监管等方面下功夫。”汪圣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