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阳光康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北京“新两翼”和河北“两翼”建设,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共同制定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系列政策,在优质项目推介、标准互认、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高位推动,建立健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
协同机制日臻成熟。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联席会议、对话协商、行业交流等举措,保持三地紧密沟通对接,凝聚发展共识、深化合作协同。2016年,建立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签订《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2020)》。2017年,联合发布《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依托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河北环京津6个城市已经与北京、天津民政部门全部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协议。2023年,建立健全京津冀养老协同专题工作机制,共同印发《京津冀养老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运行规则》《京津冀养老协同专题工作组办公室组建方案及工作规则》,建立协同发展工作清单,三地领导多次率队互访交流,部门合作愈发紧密。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养老信息化协同发展机制,在北京养老服务网设置了“京津冀养老”板块,全面展示河北、天津的优质养老机构详情,重点推介环京周边养老服务项目,发布京津冀养老服务政策,实现三地优质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实时发布、同步共享。截至目前,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超800万次,展示津冀优质养老机构43家、优质养老项目52个。
打通渠道,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政策标准协调衔接
养老服务同质同标。2016年起,北京采取持续从政府购买服务、医养结合支持、纳入北京市医保定点等方式,培育打造异地养老“燕达模式”,打造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典范。2021年,四地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京津冀蒙协同发展区域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相关标准互认工作的通知》,建立京津冀蒙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诚信评价、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等标准互通互认机制,形成养老服务质量协同监管工作模式。2023年,京津冀三地共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京津冀养老政策协同的若干措施》及《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协同工作方案》等,加快推进了京津冀地区养老政策、项目、人才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