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牵涉千家万户。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显突出。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则是制约养老服务的一个根本问题。去年岁末,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制度设计,直面问题,直击痛点,意义深远。
《意见》着重从四个方面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了破题:一是解决“养老服务人才从哪里来”,破“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之题。《意见》坚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养老服务类型层次多样、跨领域交叉融合、实践性强等特点,明确提出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在实践中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烧旺人才“薪火”,有力支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解决“养老服务人才如何用”,破“养老人才分布不均”之题。《意见》坚持以用为本、以岗砺才的用人导向,从岗位设置、用人机制、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用好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解决“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制如何建”,破“养老人才专业能力不强”之题。《意见》首次提出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养老护理员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的技能等级、评价主体、评价管理、评价结果使用等关键性问题。四是解决“养老服务人才如何留”,破“养老人才留不住”之题。《意见》从薪酬待遇、关爱支持、褒扬激励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拴心留人”制度机制。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在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方面,对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养老护理员,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对在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建立月度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地方民政部门联合高校合作共建养老服务专门院校,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政策研究基地,探索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等,这些为《意见》的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实基础。
搞好养老服务,功在家,利在国。政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抓好《意见》落实工作,关键是要构建长效机制,严格贯彻执行,让国家政策发挥最大效益。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人才体系。构建涵盖养老服务身体照护到精神护理、基础照料到专业服务、外围配套到核心管理的多层次系统化的人才体系框架,打造养老服务研究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后勤保障人才和志愿服务人才等“五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