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四个岗位“抢”一个人!明知养老产业前景可期,求职大学生为何仍纠结

日前,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次专场招聘会上,30多家养老机构和企业一口气拿出120多个岗位“招兵买马”。这些用人单位是闻风而来——今年,该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迎来首届毕业生,不过,总共只有33名毕业生。

招聘供需比基本达到1∶4,平均一个学生有四个岗位可以选,要知道,在如今的校园招聘中,这样的“倒挂”并不多见。

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行业正朝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但和企业迫切揽才意愿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意愿平平。有位毕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即便入职,也是为了先就业,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当下,“银发行业”明明需要人才,却为何屡陷“招人难”的困境?在明知行业前景可期的情况下,不少正在求职的00后毕业生却依旧在纠结、观望,背后的症结究竟怎么解?

在此次校招现场,有一些真实的声音值得一听。

行业求贤若渴,却开不出有竞争力的薪资

养老机构到底拿出了什么岗位来吸引应届毕业生?

记者在校招现场看到,除了储备站长、康复师、健康护理员等传统岗位,有些机构还开辟了“快乐秘书”、产业研发员等全新的岗位。以“快乐秘书”为例,工作内容包括:挖掘会员的快乐需求;动员、通知会员参加各类快乐活动;发现潜力会员并鼓励会员参加兴趣小组等。

当前,随着一批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养老服务也从医养康护,拓展到情感关怀、老年文旅、智慧养老、养老金融、不同阶段的养老规划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应届生王懿,目前正在中国人寿的健康保险部门实习,参与了一个和长护险相关的项目。通过实习,她走访了沪上多个区的养老机构,发现养老服务越来越多元,而目前行业发展的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王懿坦言,虽然养老行业潜力大、机会多、未来可期,但从她的就业意愿来说,这个“朝阳产业”却不是她的首选。

首先是薪资。虽然众多养老机构开出用人订单,但给出的薪资待遇,离一些毕业生的理想薪资尚有不小距离。记者从校招现场的部分企业和机构获悉,应届毕业生入职后月薪从6000元到8000元不等,一般提供食宿。

当然,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也有企业拿出了更多诚意。上海人寿堂养老集团总经理张京锋介绍,在此次校招中,对管理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开出近1万元的月薪。同时,企业也为入职人员提供了3-5年的职场发展计划,若今后晋升为养老院院长,月薪可达两三万元。

招人难留人更难,全行业都在破题

“实际上,评判一个行业好不好,要看年轻人多不多、高学历人才多不多。”张京锋的这一席话,不经意间道出了养老行业当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