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家门口”养老——伸手可触的“民生温度”

(一)


不久前,人民网的“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养老”入选十大热词。两会期间,与“养老”相关的议案、建议和提案频频冲上热搜。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家门口”养老话题备受关注,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或许也在于这是我们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的课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成为关系民生保障的“国之大者”,近年来,鄂尔多斯致力于打造构建兜底有保障、普惠有市场、高端有选择,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暖城颐养”托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晚年幸福感。


(二)


暖城之暖,要在暖民。暖实力的核心,是民生保障力。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消费需求,鄂尔多斯市从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潜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医疗健康、旅游娱乐、教育服务等老年产业快速发展,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逐步建立,有效满足了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消费需求。


从2021年开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推进包括老年餐厅、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在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城市社区老年餐厅(助餐点)增加到103个,初步形成规模适中、布局合理、服务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各旗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状况,结合老年人年龄结构、经济困难程度等因素,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科学合理确定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补贴形式,通过养老联盟优惠、发放老年优惠券、兑换“银龄积分”折价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支持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让老年人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服务好不好,精细度是重要标准。


居家社区方面,全市累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9处,服务覆盖率达100%,各旗区主城区均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农村牧区方面,积极推进苏木乡镇(嘎查村)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和敬老院、互助幸福院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共有苏木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4个、互助幸福院55个、嘎查村养老服务站200个。机构养老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目前全市养老机构达49家,总床位8273张。


(三)


“家门口”养老,让“民生温度”伸手可触。一方面增加了老年人的社交互动方式与频率,极大扩展了老人的精神空间,让他们远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精神孤岛;另一方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康、养、护、医、食、住”等综合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