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9家养老险公司一季度净亏损逾4亿,转型调整下,养老险公司路向何方?

2004年底,平安养老、太平养老等专业养老险公司率先成立,截至目前,我国已开业的专业养老险公司有10家。各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业务,以及第三支柱养老金业务、养老保险等业务。2024年一季度,9家养老险公司盈利数据显示,总亏损逾4亿,其中5家盈利,4家亏损。


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养老险公司的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进行了重塑,引导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主业,专注长期养老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2023年1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要求养老险公司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对于业务范围超出规定的,给出了三年过渡期作出调整。


这无疑给专业养老险公司的经营带来挑战。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一些以团体健康险为主的公司来说,回归到养老保险主业上,对现有的业务结构、团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下一步,养老险公司发挥好专业优势,探索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值得期待。



4家养老险公司一季度亏损

多家公司发起增资为业务发展“蓄势”

2023年11月,长江养老获批变更业务范围。业务范围包括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管理运用自有人民币、外币资金;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与资产管理相关的咨询业务等。


除长江养老外,其余9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9家公司总亏损4.14亿元。


具体而言,整体净利润呈现“五盈四亏”。一季度,平安养老实现净利润为4.99亿元;国寿养老净利润2.77亿元;国民养老、人保养老、太平养老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0.51亿元、0.05亿元。此外,四家养老险公司净利润为负。


泰康养老亏损最大,一季度亏损11.84亿元。根据公司审计后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泰康养老受第四季度季度亏损12.16亿元拖累,2023年度累计亏损9.92亿元。对于亏损原因,联合资信在今年3月的评级报告中认为,受资本市场波动、赔付支出增长及折现率下行导致增提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因素影响。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和偿付能力需要,泰康养老今年4月发布增资公告,泰康集团拟向泰康养老增资20亿元,若此次增资顺利落地,泰康养老的注册资本将升至90亿元。去年8月,泰康养老一度增资10亿元,注册资本金由60亿元变更为70亿元。今年初,泰康集团董事长陈东升亲自挂帅泰康养老,足见对养老金融的重视。


外资金融机构亦看好中国养老市场,加码布局养老险公司。今年5月,中国太平公告称,比利时富杰拟以10.75亿元向太平养老增资,增资完成后,富杰将持有太平养老约10%股份。据了解,此次引入富杰集团,将充分发挥其在养老金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推动太平养老全方位创新变革,合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太平养老保险业务收入看,目前在养老险公司中仅次于泰康养老、平安养老,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