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北京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集中养老床位,提供普惠养老服务,确保惠及更多老年人的同时,能为运营商提供稳定现金流。

社区餐厅为周边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堂食、送餐服务,同时面向社区其他居民以市场化方式开放,保证助餐点盈亏平衡。通过综合体服务阵地、驿站网点与专业服务商联营,构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专业服务商”共生发展的养老服务生态圈,实现多元化供给、差异化匹配、可持续运营。

为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回应“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关切,北京市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摸清居家老年人尤其是“老老人”数量、分布状况及服务需求,分类制定养老服务供给清单,明确服务项目、供给主体、供给方式、普惠价格,重点解决照护、助餐、就医等刚需问题。从试点实践情况看,商业模式基本成型,可持续运营基本实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均可依托这一模式,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获取家门口的普惠养老服务。

今后,北京市将紧紧围绕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老老人”的刚性养老需求,持续创新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专业匠心”“普惠舒心”“智慧省心”“温度暖心”“阳光安心”的“五心”养老服务。

论坛上,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发布《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围绕“老老人”服务保障,聚焦机构养老服务场景,基于北京养老服务网相关数据、近3万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网签合同、1000余份养老机构审计报告等,从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特征、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偏好、养老机构人才队伍情况、养老机构运营情况等方面,系统展示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情况,系统梳理在院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和保障情况,为促进养老机构行业更好发展、服务保障好“老老人”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