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当“老有所养”遇上“科技赋能”,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吸引外媒广泛关注。

“科技产品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在中国,科技产品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法国《南方电讯报》近日报道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该报聚焦日前举办的2024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老博会”),报道称,展台上那些能够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发明令前来观展的退休老人惊叹不已。

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从外骨骼机器人到老年人智能手机等,越来越多兼具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科技产品开始赋能养老产业,这一趋势吸引不少外媒的关注。多家外媒注意到,智能可穿戴设备、防跌倒监测系统、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等面向个人的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体验智慧生活。

法新社报道称,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区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许多参展商展示了通过技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案。例如,一家上海老年食堂运营商展示的餐盘实际是一个监测器:餐盘上嵌有芯片,可以识别上面的食物;结账时,收银处会读取芯片,并立即提供一份营养报告,其中包括食物的卡路里计数和主要营养成分,从而减轻服务人员和医疗保健工作者的工作量。此外,理疗机器人、自动爬楼机等各种智慧养老产品的展台前也围满了老年人。一名73岁的老人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许多新技术,包括使用智能手机,“如果老人能够使用智能技术,生活就更方便了”。

近年来,在中国,“人工智能+养老”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应用场景日益广泛。

英国《卫报》指出,科技是近年来中国养老照料的一大亮点。技术驱动的养老护理是现有护理保障资源的有益补充。

积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今年1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对此,外媒认为,未来中国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拉美社报道称,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中国已在人口老龄化中看到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报道称,银发经济是旨在让老年人更能安享晚年并提供专业化服务、产品和环境的产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约30万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