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广州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形成
当前,广东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广州民政部门将继续认真落实省、市民政领域“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升级转型,探索多种服务模式满足农村老年人就餐、照护等服务需求。
政策加码 融湾提速 “北上”养老正流行
今年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作为粤港澳合作的四大平台之一,广州南沙不断续写着粤港澳大湾区双向奔赴的民生故事。
如今,“北上”养老逐渐成为港澳老人的新选择。2023年以来,广州民政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民政领域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大湾区畅行的“高速路”增添民政底色。
2023年4月,广州率先在南沙试点放开户籍限制,符合条件的港澳老年人可申请入住南沙公办养老机构。
今年年初,《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发布,为“跨境”民生按下“加速键”。同时,广州将“争取首批2-3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香港特区政府‘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列入民政工作报告。
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本部及南沙院区被纳入试点名单,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在广州看病拿药将更方便。
今年3月,全国首个“跨境”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在南沙启动。南沙区与香港、澳门养老机构代表签署了粤港澳跨境养老标准合作备忘录,将通过跨境养老服务标准三地协同研制与实施,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中列在首位的重要部署。
“孩子们忙完工作就来看我,看到我的身体更好了,他们很放心,我也很幸福。”住在南沙区养老院的香港长者说。从机制联通到心心相融,广州民政部门将持续探索推进跨境民生,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数读广式养老
广州全市养老机构300家,养老机构床位6.27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84%。全市75%的养老床位、100%的养老服务综合体、100%的长者饭堂的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广州实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制,分层分类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社会优待、照护服务、关爱服务共4大类30项基本养老服务。广州已为超54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设立医养结合机构140个,护理站110个,176个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开展医疗服务。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