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  黄胜伟

人口老龄化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过程,必须及时、科学、综合应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求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工作的行动方向。

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中领悟和明确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方向

《决定》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我国超大规模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难题,就要贯彻这些原则要求,进一步立足国情,找准发展方向,完善顶层设计,切实处理好六方面关系。

一要界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既要避免过度事业化引发的“福利陷阱”,又要避免过度产业化带来的“养不起老”问题,形成事业带动产业、产业促进事业的良好格局。

二要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关系,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兜底线、保基本”中的重要职责,更好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协同支持作用,明确家庭和个人在养老中的第一责任,形成清晰稳定的养老预期。

三要处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之间的关系,完善“三位一体”功能衔接、协调连续的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贯通协调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全老龄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方案。

四要明确医养康养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医疗服务衔接协作机制,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康复服务、健康管理、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整合性服务需求。

五要协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研究把握农村养老服务特点规律,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土地保障、传统互助文化等方面优势,坚持农村优先、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探索完善各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六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的关系,既要包容开放、鼓励发展、扩面提质,又要坚守底线、加强监管、保证安全,促进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以钉钉子精神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