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阿基米德传媒,在延吉新村街道举办以“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爱与痛,精度与温度如何跑赢老龄化深度”为题的“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基层民主实践,邀请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以及话题密切相关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助理关爱员、老伙伴志愿者等200余人开展民主议事。


居家养老,
银发浪潮下的“享老”必答题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如何让“银发一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全社会共同的课题。延吉新村街道实有户籍人口7.2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3.52万,“目前老年人占到大概48%,可以说是深度老龄社区,纯老家庭就有5217户,尤其是有3120位独居老人”。
如果给自己生活的社区打个分,老人们会给出怎样的评价?民以食为天,老人们首先就吃饭买菜远不远为标准,打出了分数。“我给我们社区打十分,出门有电梯,买菜也方便,不想烧饭了还有助老食堂。”现场一名老人给自己生活的社区打出了满分。“我们小区的食堂虽然有,但是由中央厨房送过来的,希望能现烧现吃。”另外一名阿姨提出了建议。“子女们都在国外,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自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找居委会,我们居委会很好的。“另一名老人不由自主倾诉起独居生活的孤独。

既然独居孤独,那么老人们有没有想过养老院的集体生活呢?“进养老院也是很难的”,内江居委干部徐峥告诉记者,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许多好的养老院都需要排队入住,难以负担入住养老院的费用也是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之一。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既是出于对独立生活和减轻子女负担的主动抉择,也是限于现实条件的被动境遇。在我国养老服务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的大背景下,如何从养老现实出发,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仅是扩大老年人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一环,更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答题。
“孤舟独泊”,
居家养老难在哪里?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实际情况如何?议事现场,来自方方面面的话事人分别结合自身情况、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共同呈现了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生活图景。

“身体不太好的老人需要重点关注一下,我们会时不时委托志愿者或者居委干部自己上门关心一下,了解近况”“比方说东西坏了需要维修、看病、配药等等,我们会尽量提供一些帮助”“有些独居老人年纪很大了,子女年纪也很大,身体需要照顾,就力不从心”,现场的社区工作者说。
“但是有时候老人也形成一种惯性,什么问题都求助居委会,还会叮嘱居委不要和子女说。”杨家浜居委干部卢斌坦言,满足老人各方面的需求有时也给本就千条万绪的基层工作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