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从郊区到市中心!养老社区画风有变 险企盈利到底难不难?

而近来,这些保险机构布局养老机构,又呈现出另一个共性,即有了城区、市中心布局。相较城郊的大型高品质社区,市区的养老社区品质并未降低,只是规模上要小一些。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保险机构在城区布局的养老社区情况包括:

新华保险把北京西三环六里桥办公楼改造为有康复医院的高端养老院。去年6月底的股东大会上,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六里桥养老院很受欢迎,在未宣传推广的情况下,入住了100多位老人,其中有90多岁的老人。大型社区方面,目前,新华保险布局了包括海南博鳌的新华养老家园、北京延庆的养老社区,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重点城市增加新的养老项目。

中国人寿在深圳试点普惠型养老社区“国寿·福保社区颐康之家”。中国人寿表示将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模式,并在深圳颐康之家试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社区。去年12月,中国人寿开业了首家高品质复合型养老养生社区——位于苏州阳澄湖畔的国寿嘉园·雅境,其在天津、三亚也有大型社区。据悉,未来5年,中国人寿将在全国布局10个重点养老项目。

中国太保面向低中高龄老人,打造了城郊颐养、旅居乐养、城市康养三大产品业务线。根据2018年底发布的规划,太保计划3年~5年内在上海、成都、大理、海南、广州、珠海、杭州、南京、武汉、厦门、青岛等城市落地城郊型和度假型高端养老社区项目,项目平均规划面积100~150亩;同时拓展若干个城市型养老项目,累计拓展8000套~10000套高端养老养生公寓,床位1万~1.2万张。

对于养老项目三条业务线的考虑,太保最新在上海的布局思路可见一斑。8月18日,位于上海崇明东滩启动区的太保家园·上海东滩国际颐养中心项目正式动工,项目建成后,将可为社会提供自理型、旅居型、专业护理型养老公寓超过800套,并与位于上海市中心、定位于面向高龄刚需人群的普陀国际康养社区项目实现“同城连锁”,为“55岁至99岁+”的老人提供全龄覆盖的养老照护服务。

这就是太保设计的“同城连锁1+1”的方案。即,低龄长者可在崇明的太保家园东滩颐养中心短期居住;中龄自理长者可在东滩颐养中心长期居住;而高龄失能长者,可经太保家园内部通道转介到普陀康养社区,接受医养结合的专业照护服务,并方便亲属就近探视。

今年6月,大家保险官宣了“城心养老”布局模式,以及目前3个位于北京城区的养老社区,布局城市核心区让这家新进入者迥异于其他保险同业。其表示,布局城区主要是考虑老人需求,离子女更近,方便就医,并表示会将三甲医院作为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