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内熔喷布毛利润率仅剩7%,口罩厂商谋求转型养老产品





进入9月,防疫生产厂家发现,曾经乘风破浪的口罩和防疫布料“不香了”。

“订单巅峰期在3月下旬,我们公司熔喷料日产能高达20吨,改装了原有机器直接投产,4条生产线连轴转。”浙江一家生产熔喷料、熔喷布的车间主任徐勇(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在3月20日开始进入熔喷料行业,前期员工不熟练,得一天24小时熬夜在工厂门口睡觉,后来员工逐渐上手。

不久,熔喷料订单瞬间消失,他们公司转而投产熔喷布,日产能一直维持在1吨上下。

位于西南省份的一家生产口罩的企业副厂长张宏(化名)所在的企业也同样遭遇了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他们3月底投入口罩生产,订单最高峰是在4月10日左右,之后订单越来越少,利润也大不如前。

目前来看,进入4月份以后,防疫物资需求从井喷渐趋正常化,不少企业已经考虑转产。

订单不再,利润暴跌

“在欧洲爆发疫情后,公司订单进行巅峰期,最高是做几十万米的面料,有段时间因为上游厂家减供,还遭遇过原材料不足的情况。”江苏一家生产防护服布料的总经理陈飞(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公司主要生产防护服面料,春节期间防疫物资紧张,政府要求当地做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测试做防护服,他们也跟着做测试,然后获批正式投产。

现在,他们公司已经有2个月没出口了,订单断断续续的,员工也处于“做一天休两天”的工作状态。

“防护服面料的利润下降非常严重,最高峰是1米面料能赚1-2元,现在只能赚1-2毛,利润是10%,价格比疫情爆发前还要低。”陈飞说,之前需求量大,很多企业都生产,还囤积了很多货,想赚差价,结果需求下降,价格暴跌超出预料,损失惨重。

和苏州默然纺织有限公司一样,不少企业抓住防疫物资行业的风口,争相投产,但目前大多都在面对订单和利润双暴跌的局面。

徐勇表示,“熔喷料市场价最高曾经到4.5万元/吨,现在估计就1万元/吨,我们卖1.1万元/吨,相当于10%的利润”。日均生产20吨熔喷料的疯狂情况仅仅持续了半个月,到4月时,订单数量急转直下,公司及时刹车,直接停产,目前基本没有订单,偶尔才会有几个。

在4月下旬,他们公司转而全新投产熔喷布机器,日产能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1吨上下。

同样,随着熔喷布的产能井喷,熔喷布的价格也已经明显下跌,利润率更是严重缩水。“1吨熔喷布的成本大概是2.8万元/吨,曾经最高市场价达50万元/吨,现在只能卖3万元/吨,利润率只在7%左右,基本不赚钱。”徐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