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新政加持养老服务万亿级市场蓝海蓄势待发





申办养老机构“跑断腿”、社会力量“吃不饱”养老市场“大蛋糕”、养老服务机构界定边界模糊……以上这些困扰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多年的“顽疾”终于迎来了破解契机——被冠以“国家版”养老机构管理新规的新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获民政部公布,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治疗养老“顽疾”祭出重磅政策。届时,2013年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也将正式成为历史。

与旧版相比,新版《办法》聚焦于对“养老机构”的概念修正,如将“床位数在10张以上的机构”可定义为养老机构,进一步清晰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间的差异化管理导向;以及许可制改备案制、允许政府兴办养老机构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等涉及经营方式改革的内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看来,其对外鲜明地透露了“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以及“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政策导向,这将把承载万亿级市场蓝海的养老服务产业真正置于蓄势待发的地位。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如何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对日益明显的变化趋势,正在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以及有关政策布局的一大考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有预测显示,到2020年底,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或将突破2.55亿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可谓巨大。

正是在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之下,我国正在努力走上一条社会化养老的道路。实际上,鼓励社会化养老早已是本届政府明确推动和发展的政策方向。近年来的政策部署也早已让社会化养老大格局清晰展现于眼前:以房养老、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养老设施用地单独列项、社区居家养老等涉及养老产业和利好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逐一排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就被各界视为“我国正式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积极信号。彼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还公开表示:“要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而对于养老市场的政策导向,各路资本也可谓相机而动,近年来展露出对投资运营养老机构的浓厚兴趣。这也正是此次《办法》的一大亮点。《办法》明确提出,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