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养老院,我就想在家里,死也要死在自个儿家里。”家门口安享晚年,这是郑州74岁刘大爷对人生最后的期待,也是中国多数老年人最朴素的愿望。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社区养老模式,正在让这种期待变成现实,而在实际推进中,也有一些阻碍的声音,“建哪都行,就是别建在我小区里”“小区可以弄幼儿园,建托老站免谈”“一大群老人在一块,暮气太重,不吉利”……
一边是老年人的需求,一边是年轻人的反对,还有社区养老机构难以收支平衡的纠结和尴尬,让社区养老游走在“爱与痛”的边缘。□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付雨涵 实习生 王珍珍/文图
因建托老站 业主把物业告了
10月12日上午11点,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走进郑州二七区某小区,四位老人正叹气:“唉,要不是那几个年轻娘儿,咱也不用回去折腾饭了。”
74岁的刘大爷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哄不了孙子,走不了远路,远离子女,独自居住,最大的难题就是一日三餐。
他们叹气的是,2019年年底社区要在小区内部靠近西门口的地方,建一个养老服务中心,白天能提供餐食,晚上能入住,却遭到了部分业主的强烈反对,闹得比较凶的时候,几位业主挑头,把物业告上了法庭。无奈之下只好停工,至今养老中心仍处于“搁置”状态。
为促成此事,4月底,该小区7号楼的一名老人,写了一封赞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倡议书,详细告知大家建设目的,得到了很多老人的支持,却仍未能让年轻人改变看法。针对反对的声音,老人们认为是“歪曲建设目的,瞎胡闹”。
无独有偶,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花语里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8月份已建好,一年多过去了,至今仍未开门迎客。10月13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前往小区探访,据小区里多位老人讲述,一些年轻业主,经常阻挠开业,闹得很厉害,还有一次,直接把里面的桌椅、电脑、床搬出来泄愤,“哎呀,这些年轻人太不懂事了”。
啥时候能正常运营?似乎遥遥无期,社区也“头大”。
反对者:幼儿园欢迎 托老站免谈
社区养老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由社区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大致分为托老站、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这里,除了吃住,老人的精神生活更能得到满足。
谁家都有老人,年轻人也会变成老人,为啥部分业主反应如此激烈?
在二七区采访时,38岁的张女士表示,她不反对建设养老服务站,反对的是对外招人,“小区的环境秩序都是很好的,如果只对本小区,我完全赞同,外头小区老人也能来,我不支持,会破坏小区原有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