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发布




导语
为推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持续健康发展,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携手腾讯理财通、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金融研究院,近日共同完成《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并于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当天发布。
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陈秉正就《国人养老准备报告》的重要发现,进行专业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
为推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持续健康发展,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携手腾讯理财通、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金融研究院,近日共同完成《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并于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当天发布。
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陈秉正就《国人养老准备报告》的重要发现,进行专业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
陈秉正解读报告
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发展失衡,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是突破口
报告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发展失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体系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养老金资产总额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很多国家;二是严重依赖公共养老金,第二与第三支柱的规模严重偏小,发挥作用十分有限。
报告对受访者退休后的收入预期进行了调研,九成未退休受访者希望退休后收入不低于原来的一半。然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全国平均水平不足 50%,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超七成“90后”已考虑或规划养老问题,养老规划宜趁早
受访者中,59.5%的人担心退休后会出现“无力支付医疗费用”,26.3%高收入群体对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担忧非常高,说明即使是较富裕的家庭,大病造成的财务冲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超六成受访者偏好居家养老,年轻一代对“候鸟式旅居养老”表现出较高认可度;同时随着收入水平增加,养老社区受偏好的程度有所上升。
占受访者总数80.6%的未退休受访者认为,退休前的所有储蓄(包括存款、股票价值、基金价值、养老年金保单的价值等)应为目前年收入的十倍,才可以实现退休生活目标,享受舒适的养老生活。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调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规划程度明显越来越好,超过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规划问题,而“80后”和“70后”的相应比例更是高达80%和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