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自201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2.57%,远超联合国规定得“老龄化社会”最新标准的7%,并预计在2030-205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值。聚焦大湾区,粤港澳三地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而其中女性占比较大,且预期寿命较男性更长,致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女性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中宏保险近期与复旦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国内首份《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聚焦中国女性养老保障、准备和风险管理,并特别关注大湾区女性的养老风险。研究表明大湾区受访女性普遍对退休生活抱有较高预期,但其中近半数女性仍未拥有养老保险,保障覆盖率远未至理想水平,老年生活或面临较高风险。
女性养老压力大,保险需求缺口显著
宏观数据显示,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65岁以上人口比重均超过7%,面临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其中女性养老问题亟待重视。分地区来看,香港的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2019年底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8%,其中女性占比达53.3%。澳门也呈现相同趋势,澳门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19%,两性间女性占比更大,同时两地女性预期寿命均比男性高近6岁。而广东女性的绝对数量在2019年就已达到5,499万,大基数映射出的女性养老压力不言而喻。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根据《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对大湾区女性的调查显示,大湾区受访女性的养老预期普遍较高,养老年预算加总的中位区间约24-48万元,但个人年收入中位区间仅20-39万元。若再考虑到退休后收入水平的下降,大湾区女性的老年生活将可能面临更高的财务风险。
在对于未来养老收入来源的预期方面,统计显示,商业养老保险(60.94%)、房产(61.22%)和金融投资(61.50%)是被纳入考虑最多的三项,可见大湾区女性仍寄希望于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老年生活的经济补充。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湾区女性虽相较总体调研样本而言有较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51.25%,总体为47.44%),但仍仅刚过半数,远未至理想水平。在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这四座城市中,佛山和深圳女性的养老保险持有比例仅46.51%和40.91%,情况堪忧。同时,大湾区女性的健康保障也并不乐观,区内健康险持有率均值为60.66%,低于总体样本66.15%的水平。其中广州女性54.64%的健康险覆盖率显着低于其他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