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硖石街道南漾村迎来了海宁老年大学象棋队和乒乓球队的十多名学员,他们和村里的老年朋友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友谊赛。自从今年7月,海宁老年大学在村里设立了乐领基地及教学点,南漾村的老年人没事就爱往这所“家门口老年大学”跑,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当天,跟对面就座的棋友问过好,南漾村村民王利龙瞬间凝神聚气,郑重地开始在棋盘上排兵布阵。“我一直就对下象棋感兴趣,以前没场地,也没棋友,现在好了,老年大学就在家门口,象棋爱好者可以聚起来了,我们时不时还能与高手过招。”
据了解,海宁老年大学乐领基地及南漾村教学点是一家在党建引领下,集“教、学、乐、为”于一体的“综合体”阵地,是全市首家村级“家门口老年大学”。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市继在百合社区和琳轩养生源小区两个城市社区(小区)建立“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点后,“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只要村里的老年人愿意,海宁老年大学各个课堂的大门随时为大家敞开。
“家门口”活动多 养老变“享老”
“漂亮!”“好球!”近日,在南漾村文化礼堂的乒乓球室内,时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十来个老年人身穿不同队服,正在进行一场活力四射的国球对抗,正如他们同样神采奕奕的晚年。
“子女平时都忙工作,我们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现在走出家门就能学到感兴趣的东西,还有许多老年朋友聚在一起交流,真是太棒了……”现场,虽然很多人已满头白发,但继续学习、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在他们看来,“家门口老年大学”不仅方便他们按个人兴趣学习才艺,还能交到很多朋友,让他们的晚年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老年大学热门学科“一座难求”的情况在我市已存在多年。有限的学员名额,与全市老年人的就学热情,以及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缺口很大。“‘家门口老年大学’通过发挥老年大学教学资源充足和基层场地设施齐全等优势,为当地及周边老年人就近学习、就近发挥作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老年大学的学员开展课外实践提供了平台。”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施海生说道。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近年来,老年人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把学习作为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学习中找到快乐,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充实,更幸福。对此,我市加快“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步伐,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据悉,海宁老年大学各教学点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办学理念,以“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为目的,坚持亲情化、人性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品牌课程。